【李纪超】信息时代阅读别丢掉“笨办法”

2017-05-11

曾经,多少人以为抓住了一只蝉就拥有了整个夏天。如今,多少人以为有了新技术可以把所喜欢的东西加入收藏夹就实现了真正拥有。

信息时代,智能手机。看似比书本更有效率和价值,因为从头条资讯到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是那么精细和对味儿。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乘车间歇,指尖一点,海量信息即刻呈上。

这种指尖阅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似乎满足了我们在轻松娱乐的同时读书破万卷的愿望。可是直到有一天,看着收藏的成百上千的文章,却发现能在大脑中保存的却是一片空白。即使是那些货真价实的干货,也是那么稀少地进入了自己的精神空间。

信息技术尽管带来阅读场景的革命,为我们的阅读成本做了减法。使我们远离了做读书笔记、写阅读心得、博闻强识等费心劳力的“笨办法”。然而,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那份能量,也因为没有精心阅读、思索、沉淀来连接,无法实现高效传递,自然地优质阅读也因此成了一种“陈迹”,被无意中封存了起来。

看过一句经典的话:优质阅读是生命的自我修复。优质的阅读,会让人拥有更广阔的可能性,构筑起生命大厦最牢固的精神基石,拥有足够的沉着和坦然来面对功名利禄、岁月流转、生老病死,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保持一种宁静幸福的状态。当我们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抛弃那些所谓“陈旧”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时,不但让汲取精神营养的过程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娱乐,甚至还消解着专心读一篇文章的耐心与能力。

其实,那些阅读的“笨办法”往往是最实在管用的方式,也是实现优质阅读的最佳途径。理学家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梁启超在《不苦不笨不读书》中指出:“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钞录或笔记。”高中期间,曾用一度不齿的被认为太过功利的方法而疯狂背诵、理解的那些成语,多少年之后,依然成为最熟练的运用,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切身感悟。

任何技术的发展都包含人的祈愿,其方向是让人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但绝不是让人越变越懒,阅读也是如此。享受便捷,并非不需要自己付出努力,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但是必要的付出不可偷工减料。读书需要借助便捷的信息手段,但不能忘却博闻强识、思索探究、消化吸收,反而更加需要强化这种基本素养和能力,才能在林林总总的信息碎片中汲取系统的精神能量。

喧哗热闹的阅读场景掩盖不了文化滋养的苍白。在崇尚效率与速度的信息时代,还得保留正在被疏远的所谓陈旧的“笨办法”。

来源: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39413


阅读590